2014-5-28 17:20
LiLily_Li
揭秘:為何水滸中的男人沒文化而女人都悲劇?
水滸傳人物:梁山好漢的業務分工比較細緻科學,基本達到了人盡其才,上山前學的什麼專業,上山後基本上就被安排在了什麼崗位。有專門馬戰的,有專門步戰的,有管後勤的,有管營銷的,有開酒店的,有打探消息的,有做衣服的,有打兵器的,有醫人的,有醫馬的,有管紀檢的,有管組織的,有管財務的……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行政管理體系,跟一個地方行政機構差不多了。
一百單八將的分工細緻而科學,可謂物盡其力,人盡其才,基本達到了“領導幹部專業化”的要求。
還有一點需要說明,梁山好漢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,絕大多數都屬於“大老粗”。108將,除了宋江、林沖偶爾能吟幾首詩,盧俊義、柴進、燕青勉強算個文人,吳用做過民辦教師,裴宣做過法院書記員以外,其他人都談不上什麼文化素質,基本上處於文盲、半文盲狀態。那些公務員出身的好漢們,以前多是中下級武將,天天跟兵器打交道,文化程度未必怎麼樣,用現在的學歷衡量,相當於初高中水平的已經很不錯了。這些人裡能達到本科水平的恐怕只有韓滔、楊志兩個(中過武舉)。那些黑幫出身、盜賊出身、打漁出身、開酒店出身的好漢,估計大部分連小學文化都達不到,比如張橫,連給弟弟張順寫信的文化都沒有。
[img]http://www.qulishi.com/UploadFile/2014528111342654.jpg[/img]
可以說梁山好漢的文化水平整體較低,離“領導幹部知識化”的要求相差甚遠。知識決定一切,一個沒有文化知識的團隊,注定不會有多大發展空間。
宋江其實很重視知識分子,也很重用知識分子,比如盧俊義、林沖、吳用這些文化稍高一點的,都處在梁山集團最高領導層的位置。柴進負責後勤兼財務工作,裴宣負責紀檢工作,也都是很重要的部門。雖然如此,宋江在知識分子的培養方面做的卻很不夠,也沒見他在梁山舉辦過什麼領導幹部培訓班,也沒見他給兄弟們掃盲。試想朝廷招安這麼一批“粗人”幹什麼?除了用這些人打打仗外,能放心讓他們到地方上去任文職嗎?這些動不動就吹鬍子瞪眼、拿刀殺人的好漢們,能做好一個地方的父母官嗎?
過多的大老粗聚在一起,很難形成一個長遠的共同理想、施政綱領或是奮鬥目標,也很難形成持久的凝聚力。宋江面對這樣一個戰鬥力很強、文化素質很低的特殊團隊,也只能用一個模糊不清的“替天行道”來維繫班子內部的穩定。在梁山集團一部分人眼裡,奮鬥的目標似乎就是“大碗喝酒,大口吃肉,論秤分金銀”,快活一天算一天。跟這些人談什麼革命理想,拜託,省省吧,那無異於對牛彈琴。
總之,梁山集團在領導幹部的“年輕化”、“專業化”方面做的不錯,但在最重要的“領導幹部知識化”方面相當欠缺,這在一定程度上製約、阻礙了梁山集團向更高更強方面的發展。客觀上講,僅靠梁山集團領導層現有的實力和能力,很難達到改朝換代的目的。
[img]http://www.qulishi.com/UploadFile/2014528111353662.jpg[/img]
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,無外乎有三種結局,一是成為改朝換代的工具,比如劉邦、朱元璋;二是被*下去,比如陳勝、李自成、洪秀全;三是接受招安,替現有朝廷出力。第一條路成功的案例很少,宋朝之前似乎只有劉邦一個;第二條路失敗的案例卻太多太多,宋朝之前就 有綠林軍、赤眉軍、黃巾軍、陳勝、黃巢……“自幼曾攻經史”的宋江想必對這些已瞭如指掌,梁山集團具體走哪條路,他心裡可能已反復權衡了很多次。
2014-5-28 17:21
LiLily_Li
宋江之所以選擇第三條路,是不是出於對自身實力的一種定位呢?改朝換代不可能,被*下去不甘心,宋江面前只剩下第三條路了,那就是——招安。不過“招安”這條路在宋江之前還鮮有人走,宋老大可以說是“摸著石頭過河,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”。他把自己和107個兄弟當了賭注和試驗品。
一部《水滸》共有女性人物78位,約佔人物總數的10%,可以說女性人物在《水滸》人物中所佔的比例是很低的(水滸人物總數787)。然而女性在《水滸》中的死亡率並不低,78位人物中明確描寫死亡的有34位,約佔女性總數的43%。女性人物在《水滸》中創下的一高一低(死亡率高,性別比低)也可說是該書的一大特色,這種特色放在世界名著中也是極其罕見的。女人若是生在《水滸》這部書中,一多半要成悲劇角色。
《水滸》中僅有的幾位出場較多的女性人物,要么不守婦道(如潘金蓮、潘巧雲、閻婆惜、嬌秀、白秀英、狄太公女兒、賈氏);要么是長舌婆(如王乾娘、李大娘、劉高老婆、閻婆);要么是被男性化的女人(如扈三娘、顧大嫂、瓊英、孫二娘、段三娘);要么就是純粹的受害者(如金翠蓮、劉太公女兒、林沖夫人、王義之女、瓦罐寺婦人)。除此之外,就是一些連跑龍套也夠不上的小人物了。可以說凡是在《水滸》中出場較多的女性,幾乎沒有一個既符合古代“好女人”的標準,又落得圓滿結局的女人。
[img]http://www.qulishi.com/UploadFile/201452811146823.jpg[/img]
《水滸》位居四大名著之列,其藝術成就世所公認,明清奇人金聖嘆的“批水滸”一出世,更是畫龍點睛,將這部名著推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,被譽為第五才子書。然而施耐庵在書中有意無意流露出來的蔑視婦女的封建意識,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該書的思想價值。
梁山108條好漢中,女人只有3個,佔總數的%,比例實在可憐。前面我們已經提到,女性人物在整部書中只佔人物總數的10%,78個女性中最後落死亡結局的有34人,且死因大部分與不正當男女關係有關。死亡率之高,死亡原因之不正常,再加上作者一再流露出的對女性的蔑視,不得不使人懷疑作者施耐庵是不是對女性懷有偏見。這已不單單是封建意識問題,在封建思想統治下,“好女人”的尺度應該是諸如“三從四德”、“賢妻良母”、“無才便是德”、“貞潔操守”、“相夫教子”這樣的標準。而在《水滸》裡,符合這樣標準的女人幾乎為零,整部書裡稱得上“深明大義”的女人,只有一個,就是一個叫秦玉蘭的女人。這個秦玉蘭在《水滸》中是個不入流的角色,跑龍套都得往後站。
梁山105條男性好漢,書中明確交代成過家、有過老婆的(二奶也算)有35人,剩下的70條好漢都沒有老婆。70來個光棍,30歲左右的年齡,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,他們個個不娶老婆,匪夷所思。李逵懷疑宋江搞女人,立馬翻臉,甚至不惜跟自己最最崇拜的宋哥哥動刀子。在這些梁山好漢眼裡,誰娶老婆,誰近女色,誰就算不得真正的好漢。這不是對女人的輕視是什麼(或是變態?)。梁山好漢對女人的輕視,實際就代表作者施耐庵對女人的輕視,畢竟書是他老人家寫的,基調是他老人家定的。
縱觀全書,作者對女性的蔑視和詆毀隨處可見,作者運用其高超的寫作手法,常常在書中不經意間流露出對女性的蔑視甚至詆毀。這個問題我們以後還要詳談,這裡姑且帶過。有人就懷疑過作者在寫這部書之前,是不是在情感方面受過女人的什麼強烈刺激,這種想像不無道理,至少可算一家之言。
[img]http://www.qulishi.com/UploadFile/201452811158550.jpg[/img]
《水滸》中提到的幾個莊園主人,比如宋家莊的宋太公、桃花村的劉太公、*山的孔太公、揭陽鎮的穆太公等,都只有“太公”出場,沒有“太婆”什麼事,難道這些太公們的老伴都死了?筆者不禁要感嘆一下,女人在《水滸》裡真的不長壽啊。